首页 资讯 正文

全国低碳日丨关注气候变化 四川发布5份重要成果

体育正文 156 0

全国低碳日丨关注气候变化 四川发布5份重要成果

全国低碳日丨关注气候变化 四川发布5份重要成果

6月25日, 2025年“全国低碳日”四川省主场活动(huódòng)在成都举行(jǔxíng)。 活动上,生态环境厅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布了《2024年四川(sìchuān)省气候变化(qìhòubiànhuà)监测(jiāncè)公报》《四川省气候变化事实、影响和风险清单(第二批(dìèrpī))》《2024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》《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2024年度进展报告》《四川省水泥行业减污降碳优良实践案例(ànlì)》,介绍了四川及青藏高原区域气候变化情况,展现了四川及重点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进展与成效(chéngxiào)。 关注点一:气候风险(fēngxiǎn)凸显,适应气候变化紧迫性提升 根据省气候中心在(zài)活动上发布(fābù)的《2024年四川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》显示,2024年全省平均气温达16.4℃,较(jiào)常年偏高1.2℃,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,连续第三年刷新最高记录。 作为世界“第三季”,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更为显著。根据发布的(de)《四川省(sìchuānshěng)气候变化事实、影响和风险清单(qīngdān)(qīngdān)(第二批)》(简称《清单》),1961年(nián)以来,四川青藏高原区域(川西高原)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达0.25℃/10年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近十年是川西地区近60年来最温暖的时期。曾经较少出现(chūxiàn)高温天气的川西高原,进入21世纪后高温天气明显增多。 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温度升高,还产生广泛而(ér)深刻的影响。根据发布的《清单(qīngdān)》,1990—2020年,贡嘎山冰川总面积缩小约38.94平方公里,每年平均面积减少1.3平方公里。近20年,川西高原植被生长季(jì)开始期平均提前速率为2.4天/10年,生长季变得更(gèng)长。而未来预估显示,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几十年若尔盖湿地流域径流将(jiāng)减少,岷江上游大部分区域极端降水将增强;岷山大熊猫适宜栖息地面积都呈减少趋势,将迫使大熊猫向高海拔、更高纬度(gāowěidù)迁移,亟需应对(yìngduì)气候变化挑战(tiǎozhàn)。 关注点二:降碳(jiàngtàn)步伐坚实,发展“含绿量”提升 今年是(shì)我国“双碳”目标提出五周年。近五年来,四川持续构建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,降碳(jiàngtàn)取得积极成效。 绿色低碳(dītàn)经济是四川绿色低碳转型的亮点。去年,绿色生产力初步规模,新质生产力加快成势。四川着力发展光伏(guāngfú)、动力电池、新能源汽车、绿色氢能等绿色低碳产业,加快建设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和在全球(quánqiú)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。全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2%、增速持续领跑(lǐngpǎo)规模以上(yǐshàng)工业,“四川造(zào)”持续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。 经济社会转型也取得标志性成果。能源(néngyuán)领域,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,可(kě)再生能源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(yìqiānwǎ),全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超70%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(bǎoyǒuliàng)突破140万辆,绿色出行蔚然成风。 积极稳妥推进(tuījìn)碳达峰碳中和的同时,四川还强化适应(shìyìng)气候变化行动(xíngdòng)。制定《四川省青藏高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》,推动成都、广元建设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(xíng)城市建设,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(hǎimián)城市建设。规划建设现代水网,加快构建更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,积极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,稳步推进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。 关注点三:深化改革正当时,碳足迹管理体系加快(jiākuài)构建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面(quánmiàn)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,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,四川在多个方面实现(shíxiàn)“破题”。比如,在监测领域(lǐngyù),累计建设14个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站,率先在全国形成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网络。在产品(chǎnpǐn)碳足迹领域,发布首批产品碳足迹地方标准(biāozhǔn),涵盖白酒、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产品。在市场机制领域,启动林草碳普惠机制建设,首次开展省内绿电交易,连续(liánxù)两年实现碳市场100%履约,碳排放权累计交易额(jiāoyìé)突破10亿元。 本次活动主题为“碳路先锋、绿动未来(wèilái)”,由成都市武侯区(wǔhóuqū)人民政府、省环境政策研究与(yǔ)规划院承办(chéngbàn),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协办。省级相关部门及有关(yǒuguān)企业、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技术机构、金融机构、学会协会和新闻媒体的代表约80余人参加活动。本次活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(dītàn)理念,依托碳中和综合服务平台购买成都市“碳惠天府”机制下川西林盘项目的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。
全国低碳日丨关注气候变化 四川发布5份重要成果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